双循环与供应侧

lele Lv6

以下是关于“双循环”和“供给侧改革”的详细解释,结合公务员考试重点和实际案例,帮助你系统理解:


一、双循环:新发展格局的核心

1. 定义与提出背景

  • 提出时间:2020年5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
  • 核心内容
    •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:通过扩大内需(消费、投资)驱动经济增长。
    •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:不闭关锁国,继续扩大开放,但降低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。
  • 背景
    • 外部挑战:中美贸易摩擦、全球疫情冲击、逆全球化趋势。
    • 内部需求:中国经济体量庞大,需从“出口导向”转向“内需驱动”。

2. 政策工具与案例

  • 扩大内需
    • 提高居民收入(如减税、增加就业)、完善社会保障(减轻医疗教育负担)。
    • 案例:2023年“新能源汽车下乡”政策,刺激农村消费。
  • 产业链自主可控
    • 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(如芯片、光刻机),减少对进口依赖。
    • 案例:华为自主研发鸿蒙操作系统,应对美国技术封锁。
  • 高水平开放
    • 自贸试验区扩容、RCEP(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)生效。

3. 考试重点

  • 关联政策:乡村振兴(激活农村消费)、共同富裕(扩大中等收入群体)。
  • 时政链接: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”。

二、供给侧改革:优化经济结构的顶层设计

1. 定义与提出背景

  • 提出时间:2015年11月,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。
  • 核心内容:从生产端入手,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,解决结构性矛盾。
  • 背景
    • 产能过剩:钢铁、煤炭等行业盲目扩张,库存积压(如2015年钢铁产能利用率不足70%)。
    • 供需错配:低端产品过剩,高端产品不足(如国人海外抢购马桶盖)。

2. 核心措施:“三去一降一补”

措施 含义 案例
去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(如小钢厂) 2016年钢铁行业压减产能超6500万吨
去库存 消化房地产库存 2016年“棚改货币化”推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
去杠杆 降低企业债务风险 2017年严控影子银行,化解地方政府债务
降成本 减轻企业负担(如减税降费)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2.4万亿元
补短板 加强薄弱环节(如芯片、种业) 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(“大基金”)

3. 考试重点

  • 与需求侧管理的区别
    • 需求侧:刺激消费、投资、出口(如发消费券)。
    • 供给侧:提高生产效率、优化产业结构(如技术创新)。
  • 政策效果:2016-2018年钢铁、煤炭行业扭亏为盈,PPI(工业品价格)结束54个月负增长。

三、双循环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

维度 供给侧改革 双循环
目标 解决结构性矛盾,提高供给质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,增强经济韧性
侧重点 生产端优化(企业、产业) 供需两端协同(内需+开放)
政策协同 为双循环提供高质量供给基础 为供给侧改革拓展市场空间

案例

  • 供给侧改革推动芯片产业升级→双循环中减少对进口芯片依赖→华为手机逐步恢复5G芯片供应。

四、公务员考试高频考点

  1. 政策提出时间与会议
    • 供给侧改革: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。
    • 双循环: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。
  2. 核心措施
    • 供给侧:“三去一降一补”。
    • 双循环:扩大内需、科技自立自强。
  3. 时政链接
    •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”(供给侧)、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”(双循环)。

五、记忆技巧

  • 口诀记忆
    • 供给侧改革:“三去一降补短板,提质增效调结构”。
    • 双循环:“内需为主,开放共赢,安全可控”。
  • 对比表格:用表格区分供给侧与需求侧、双循环与旧发展模式。

如果需要进一步细化或补充例题,请随时告诉我!

返回
  • 标题: 双循环与供应侧
  • 作者: lele
  • 创建于 : 2025-02-20 17:47:00
  • 更新于 : 2025-02-22 18:29:38
  • 链接: https://letongzhuo.cn/posts/20250220174700.html
  • 版权声明: 本文章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