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学的基本常识

一、银行:经济的“血液循环系统”
1. 银行的核心功能
- 存款:老百姓把钱存进银行,银行支付利息(类似“保管费”)。
- 贷款:银行把钱借给企业或个人,收取更高利息(赚取利差)。
- 支付结算:通过银行卡、转账等方式让交易更便捷。
2. 银行分类
类型 | 角色 | 例子 |
---|---|---|
中央银行 | 国家金融管理者 | 中国人民银行(中国的央行) |
商业银行 | 面向公众存贷款的银行 | 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 |
政策性银行 | 执行国家特定经济政策 | 国家开发银行、农业发展银行 |
考点: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(如降准、降息)如何影响经济。
二、经济学基础概念
1. 经济学研究什么?
- 微观经济学:个体决策(如你买不买奶茶)。
- 宏观经济学:整体经济问题(如GDP增长、失业率)。
2. 供需关系(核心逻辑)
- 需求:价格越低,买的人越多。
- 供给:价格越高,卖的人越多。
- 均衡价格:供需平衡时的价格(如猪肉涨价→更多人养猪→价格回落)。
考点: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(如“谷贱伤农”)。
三、负债 vs. 资产
1. 资产:你拥有的有价值的东西(如存款、房子)。
2. 负债:你欠别人的钱(如房贷、信用卡欠款)。
例子:
- 你贷款100万买房:房子是资产(价值150万),房贷是负债(100万)。
- 净资产 = 资产 - 负债 = 50万。
考点:政府负债(国债)与企业负债的区别。
四、国债:国家向你“借钱”
1. 什么是国债?
- 国家向公众借钱打的“欠条”,承诺到期还本付息。
- 特点:低风险(国家信用担保)、收益稳定。
2. 国债的作用
- 政府融资:修高铁、建学校钱不够→发国债筹集资金。
- 调控经济:经济低迷时,政府多发国债→增加支出→刺激消费。
考点:国债与税收的区别(税收是强制征收,国债是自愿借贷)。
五、股市:企业的“融资超市”
1. 股市的本质
- 企业需要钱扩大生产→发行股票(出售公司部分所有权)→投资者买股票成为股东。
- 股价涨跌:反映市场对公司的预期(如业绩好→股价涨)。
2. 股市与经济的关系
- 经济晴雨表:经济好→企业利润高→股市通常上涨。
- 风险提示:股市波动大,可能暴涨暴跌(如2020年疫情初期全球股市大跌)。
考点:注册制改革(降低企业上市门槛)对经济的影响。
六、其他核心概念
1. GDP(国内生产总值)
- 一年内一个国家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。
- 作用:衡量经济规模(如2022年中国GDP约121万亿元)。
2. 通货膨胀
- 物价持续上涨→钱不值钱(如10年前一碗面5元,现在15元)。
- 适度通胀有利(刺激消费),恶性通胀有害(如委内瑞拉)。
3. 货币政策 vs. 财政政策
政策类型 | 执行主体 | 工具 | 目标 |
---|---|---|---|
货币政策 | 中央银行 | 利率、存款准备金率 | 控制货币供应量 |
财政政策 | 政府 | 税收、政府支出、国债 | 调节总需求 |
考点:降息属于货币政策,减税属于财政政策。
七、公务员考试高频考点总结
概念 | 考试重点 | 关联政策/事件 |
---|---|---|
央行职能 | 货币政策工具(降准、MLF) | 2023年央行降准0.25个百分点 |
国债 | 特别国债的用途(如抗疫、基建) | 2020年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|
股市改革 | 注册制、科创板设立 | 2019年科创板开市 |
通货膨胀 | CPI(消费者物价指数)的计算与影响 | 2022年全球通胀升温 |
财政政策 | 减税降费、专项债发行 | 2023年小微企业增值税减免 |
八、备考建议
- 理解逻辑链:
- 例如:央行降息→企业贷款成本降低→扩大生产→就业增加→经济增长。
- 结合时政:
- 关注近年经济热词(如“双循环”“供给侧改革”)。
- 刷题巩固:
- 例如:选择题“下列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是?(A. 降低税率 B.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)”→答案B。
- 标题: 经济学的基本常识
- 作者: lele
- 创建于 : 2025-02-20 17:13:00
- 更新于 : 2025-02-22 18:30:27
- 链接: https://letongzhuo.cn/posts/20250220171300.html
- 版权声明: 本文章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