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国道命名逻辑

lele Lv6

我国国道的命名逻辑遵循“编号分类+走向规律” ,通过数字编码直观反映道路的走向、类型和重要性。以下是通俗易懂的总结,结合分类规则、数字含义典型例子,方便记忆和考试答题。


一、国道编号的基本结构

所有国道以字母 G(“国”拼音首字母) 开头,后接 1位、2位或3位数字,不同位数代表不同类别:

编号类型 数字位数 含义 例子
首都放射线 1位(G1-G9) 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国道 G1(京哈高速)
纵线国道 2位奇数(G11-G89) 南北走向的国道 G15(沈海高速)
横线国道 2位偶数(G10-G90) 东西走向的国道 G30(连霍高速)
联络线 3位(G101-G999) 连接其他国道或补充路网 G318(川藏线)

二、具体命名规则

1. 首都放射线(G1-G9)

  • 编号范围:G1至G9(共12条,实际扩展至G95)。
  • 走向:以北京为起点,按顺时针方向排列。
  • 例子
    • G1:京哈高速(北京→哈尔滨)
    • G2:京沪高速(北京→上海)
    • G6:京藏高速(北京→拉萨)

2. 纵线国道(南北向,奇数编号)

  • 编号规则
    • 由东向西排列,编号从G11开始递增。
    • G11-G89(奇数):如G15(沈海高速)、G45(大广高速)。
  • 例子
    • G15:沈海高速(沈阳→海口)
    • G55:二广高速(二连浩特→广州)

3. 横线国道(东西向,偶数编号)

  • 编号规则
    • 由北向南排列,编号从G10开始递增。
    • G10-G90(偶数):如G30(连霍高速)、G42(沪蓉高速)。
  • 例子
    • G30:连霍高速(连云港→霍尔果斯)
    • G50:沪渝高速(上海→重庆)

4. 联络线(3位数编号)

  • 编号规则
    • 首位数字表示主线类别(1-首都放射线,2-纵线,3-横线)。
    • 后两位为顺序号(如G101、G201)。
  • 例子
    • G101:京沈联络线(北京→沈阳,连接G1)
    • G318:沪聂线(上海→聂拉木,著名川藏线)

三、特殊规则与易错点

  1. 新旧编号对比

    • 2013年后部分国道编号调整(如G4京港澳高速替代原G030)。
    • 注意:考试可能涉及旧编号陷阱(如G040现为G4)。
  2. 编号连续性

    • 纵线(奇数)和横线(偶数)的编号可能不连续(如G11后是G15,中间空缺为预留号)。
  3. 地理走向辅助记忆

    • “奇纵偶横”:奇数代表南北,偶数代表东西。
    • “小数字靠北/东”:G11(最东侧纵线)、G10(最北侧横线)。

四、典型考点与真题示例

  1. 问题:G30连霍高速的编号规则属于?
    A. 首都放射线 B. 南北纵线 C. 东西横线 D. 联络线
    答案:C(G30为偶数,东西走向)。

  2. 问题:国道G318的编号逻辑表明它是?
    A. 首都放射线 B. 南北纵线 C. 东西横线 D. 联络线
    答案:D(3位数编号,首位“3”表示与横线G30相关)。


五、总结口诀

  • “1位北京发,奇纵偶横走天下,三位联络不分家”
  • “G1到G9,北京放射不用愁;奇南偶北,三位补漏”

掌握这些规则后,结合地图记忆(如G30横贯中国东西、G318川藏线),考试轻松应对!

  • 标题: 我国国道命名逻辑
  • 作者: lele
  • 创建于 : 2025-02-24 17:41:47
  • 更新于 : 2025-02-24 17:43:28
  • 链接: https://letongzhuo.cn/posts/20250224174147.html
  • 版权声明: 本文章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