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银行:经济的“血液循环系统”1. 银行的核心功能
存款:老百姓把钱存进银行,银行支付利息(类似“保管费”)。
贷款:银行把钱借给企业或个人,收取更高利息(赚取利差)。
支付结算:通过银行卡、转账等方式让交易更便捷。
2. 银行分类
类型
角色
例子
中央银行
国家金融管理者
中国人民银行(中国的央行)
商业银行
面向公众存贷款的银行
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
政策...
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外交战略的梳理,按时间顺序排列,包含提出者、背景及关键事件:
一、建国初期:“一边倒”战略(1949-1950s中期)
提出者:毛泽东
背景:
冷战格局形成,美苏对立加剧。
新中国面临西方封锁(如美国拒绝承认、联合国席位被台湾占据)。
内容:
倒向社会主义阵营,与苏联结盟。
签订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(1950年),接受苏联援助。
关键...
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公务员考试考点解析
一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核心框架中国农村土地实行 “集体所有、农户承包” 的基本制度,核心内容如下:
权利类型
权利主体
法律依据
具体内容
土地所有权
农村集体经济组织
《宪法》第10条、《土地管理法》第9条
农村土地(耕地、宅基地、集体建设用地)归农民集体所有,不得买卖,但可依法征收。
土地承包经营权
农户(以家庭为单位)
《农村土地承...
一、中共一大(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)
时间:1921 年 7 月 23 日
地点:上海、浙江嘉兴
确定党的名称为“中国共产党”;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: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,消灭资本家私有制,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,承认无产阶级专政,直到阶级斗争结束,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。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;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。
二、中共二大时间:1922 年 7 月 16 ...
中国的国家机器运转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,通过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实现国家治理。以下从部门职能、央地关系、官员等级三方面解析:
一、国家机器运转的核心逻辑
经济基础:
税收与财政:通过征税和发行国债维持政府运作(如2020年全国税收占财政收入85%以上)。
金融控制:央行通过货币政策(如利率调整、货币发行)调控经济流动性。
国有企业与土地财政:国企利润和土地出让金是重要财源(如...
核心答案:D选项(建设用地使用权)属于用益物权,其他三项均为担保物权,因此D与其他三项权利类别不同。
一、《物权法》中的权利类别(理科逻辑拆解)《物权法》将物权分为两大类,可类比为对财产的“所有权”和“使用权/担保权”:
权利大类
细分类型
核心功能
通俗比喻
自物权
所有权
对财产占有、使用、收益、处分
“完全拥有房子,可住可卖”
他物权
用益物权
使用他人财产...
国家监察体制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解析(用理科思维拆解——类比“系统升级”与“实验验证”)
1. 国家监察体制:中国特色的“监督操作系统”定义:国家监察体制是一套集中统一、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,核心是整合原本分散的监督力量(如行政监察、反贪反渎职等),形成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全覆盖的监督网络。
核心组件(类比“系统模块”):
国家监察委员会(监委):最高监察机关,与纪委合署办公(...
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的关系解析
1. 历史背景与立法定位
《民法通则》(1986年)中国改革开放后首部系统性民事法律,填补了当时民法领域的空白,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、民事主体、民事权利、民事责任等基础内容。特点:内容较为简略,涵盖总则与分则的混合条款(如物权、债权、侵权等),但未形成完整民法典体系。
《民法总则》(2017年)作为《民法典》编纂的“第一步”,是《民法典》的总纲部分,系统整...
以下是针对公务员考试的《著作权法》核心内容及高频考点总结,结合法律条文、常见题型和记忆技巧,助你高效备考:
一、著作权法核心内容1. 保护对象(作品)
作品类型(2020年修订新增“视听作品”“模型作品”等):
文字、口述、音乐、戏剧、美术、建筑、摄影、电影、图形、计算机软件等。
不保护的对象:法律文件、时事新闻、历法、通用数表、公式。
2. 著作权内容
人身权(不可转让):...
以下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我国自主研发新成果的总结,涵盖科技、工程、航天等领域,按类别分类并标注考试高频考点,助你高效备考:
一、航天与深空探测1. 天问系列(火星探测)
天问一号(2020年):
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,一次实现“绕、落、巡”(环绕、着陆、巡视)。
考点: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火星巡视的国家(仅次于美国)。
2. 嫦娥探月工程
嫦娥五号(2020年):
实现...